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产品 > 培养方案 > 正文

学术型公司产品方案-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版)

发布日期:2023-02-20 作者: 来源:beat365唯一官网app 点击:

学术型公司产品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

公司名称

beat365唯一官网app/冶金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培养

类别

þ硕士 þ博士

一级学科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代码

0805

适用年级

硕士从 2021级开始适用

博士从 2022级开始适用

修订

时间

2021 05

覆盖二级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硕士: 3 年,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普通博士: 4 年;硕博连读博士及直博生   5 年,博士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8年。

学分要求

硕士:总学分≥ 22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 20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2 学分。

普通博士/硕博连读:总学分≥ 13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 10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3 学分。

直博生:总学分≥ 29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   26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3 学分。

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 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学术型和实用型创新人才。

研究方向

1. 金属结构材料;2. 洁净能源材料;3. 表面工程材料;

4. 环境友好材料;5. 材料化学与化工;6. 材料加工工程

科研能力及素质等要求

1. 学术能力要求。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应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学术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绩;具备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和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应用外语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

2. 学术诚信要求。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和勇攀科学高峰的钻研精神。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期

硕士

博士

备注

公共必修课

(学位课)

13010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I

直博生必修

1301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I



13010033

研究生英语

4

64

II

直博生必修

2301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6

I



专业必修课

(学位课)

20020023

材料分析方法原理

1.5

24

I


硕士生、直博生必修6学分

20020001

学术报告与讲座

1

16

I


200300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

1.5

24

II


10020061

固态相变学

1.5

24

I

10020062

材料热力学

1.5

24

I

10020063

计算材料学

1.5

24

I

10020065

材料的结构

1.5

24

I

10020072

现代显微分析方法

1.5

24

I

20020020

材料表面与界面

1.5

24

I

10020091

固体物理

1.5

24

I

10020092

功能材料

1.5

24

I

10010202

弹塑性力学

1.5

24

I

10010199

材料加工中组织与性能控制

1.5

24

I

10010206

塑性成形数值模拟理论

1.5

24

II

10010215

轧制原理工艺分析

1.5

24

I

10010207

挤压与拉拔原理工艺分析

1.5

24

I

10010203

锻造与冲压原理工艺分析

1.5

24

I

10010217

斜横轧原理工艺分析

1.5

24

I

20010043

粉末成型技术

1.5

24

II


20010036

微制造技术

1.5

24

II


20010045

材料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

1.5

24

II


专业选修课

(非学位课)

20020027

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

1.5

24

I




普通博士/硕博连读博士生根据方向在相应课程中选修4学分



直博生根据方向在相应课程中选修9学分




20020032

能源材料基础

1.5

24

I


20010044

材料塑性工程专题讨论

1.5

24

II


20020025

材料塑性加工技术前沿

1.5

24

II


20020024

力学冶金

1.5

24

I


20020028

非平衡金属材料进展

1.5

24

II


20020029

材料强韧化理论与方法

1.5

24

II


20020031

电化学研究方法

1.5

24

II


20020033

环境材料进展

1.5

24

II


20020034

高等无机合成

1.5

24

II


20030017

分子发射光谱

1.5

24

I


20030018

高分子合成化学

1.5

24

I


20030019

高等有机合成

1.5

24

I


20030020

功能高分子

1.5

24

I


20030021

现代分离方法及分析技术

1.5

24

I


20030015

化工前沿

1.5

24

I


20030014

催化前沿

1.5

24

I


10020067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1.5

24

I


硕士生根据方向在相应课程中选修7学分


10020017

特种焊接技术

1.5

24

II


10020079

磁性材料

1.5

24

I


10020020

新型能源材料

1.5

24

II


10020021

焊接结构可靠性评价与失效分析

1.5

24

I


10020022

屏蔽与吸波材料

1.5

24

II


10020073

先进无机材料

1.5

24

II


10020024

纳米材料

1.5

24

II


10020026

现代物理测试技术

1.5

24

I


1002002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5

24

II


10020102

科技论文与专利撰写规范

1.5

24

I


10010208

实验设计与数据优化处理

1.5

24

I


10010209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

1.5

24

I


10010210

物理模拟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

1.5

24

I


10010219

MSC.Marc有限元模拟及二次开发

1.5

24

II


10010211

物联网技术在材料成型中应用

1.5

24

I


10010212

模具设计及优化

1.5

24

I


10010198

ANSYS数值仿真及其工程应用

1.5

24

I


10010216

增材制造理论与应用

1.5

24

I


10010205

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1.5

24

II


补修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2.5

40

I


凡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核心课程


材料的分析方法

3

48

II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其他培养环节

是否必修

学分

内容或要求

备注

学术规范教育

/博必修

0

在新生入学教育周开展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研究生在线或“慕课”自学。

研究生必修环节,但不计学分

开题报告

/博必修

0

开题报告指研究生以书面或口头报告的方式汇报当前所选课题概况,以判断该选题是否可以继续开展的阶段性考核环节。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开题报告应在所属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并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组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3人)评审。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当邀请所涉其他学科的专家参加。在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研究生必修环节,但不计学分

中期考核

博士必修

1

中期考核是指以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方式,综合考察研究生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和研究进展情况,以判断其是否适宜继续攻读的阶段性考核环节。中期考核按照《beat365唯一官网app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暂行办法》进行。


文献综述与科研报告

/博必修

0

文献综述与科研报告是指研究生以书面或口头报告的方式汇报文献积累或研究进展情况。考核可采取文献综述、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年度进展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

研究生必修环节,但不计学分

课外学术讲座

/博必修

1

研究生应至少参加5场课外学术讲座,听满5场可计1学分。研究生每次听完学术讲座后须撰写小结,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登记。


教学实践

博士必修

1

教学实践是研究生熟悉教学基本过程和环节、掌握基本技能与方法、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在学期间担任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助理或完成一定的助教工作量。博士生须写出教学实践小结,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登记,可计1学分。


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

硕士必修

1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至少一次社会实践或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包括员工结合研究开展的社会调查挂职锻炼、企业实训实践、科技文化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包括员工参加的各类创新创业、学业竞赛、行业竞赛等实践活动。

硕士生须撰写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小结,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登记,可计1学分。


学术交流活动

/博必修

0

硕士生至少应在学科或学院(系)的范围内公开做一次学术(读书)报告。博士生应至少参加一次所在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墙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必修环节,但不计学分

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到申请论文答辩)原则上不少于1.5年,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到申请论文答辩)一般不少于1年。

博士生学位论文原则上应安排预答辩。预答辩应在所属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3名)评审。预答辩通过后安排论文送审。

研究生必须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修满全部课程和培养环节的学分后,达到学术成果发表要求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1.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答辩前,必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且以beat365唯一官网app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含录用)至少3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一类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在材料科学ESI刊源上发表。

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其科研成果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以beat365唯一官网app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本人为除导师外的第一作者)在二类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2) 以beat365唯一官网app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本人为除导师外的第一作者)在三类或四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且以beat365唯一官网app为第一专利权人,研究生本人为第一发明人(或本人为除导师外的第一发明人)受理或授权1项及以上国家发明专利。

(3) 以beat365唯一官网app为第一专利权人,研究生本人为第一发明人(或本人为除导师外的第一发明人)受理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4) 参与导师课题获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需有署名);或参与导师出版专著,有署名并撰写五万字以上。

(5) 参与(需排名前三)教育部学位中心举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老员工学科和技能竞赛A类,获省级二等及以上奖励。

研究生申请学位提交的科研成果应与学位论文具有相关性。研究生以学术论文(或发明专利)作为学位申请支撑材料的,其导师必须为学术论文(或专利)的共同作者(或发明人)。学院鼓励导师组模式培养硕士研究生,但上述导师均必须为招生导师或学院同意备案的导师。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选填)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

考核方式

备注(选读/必读)

1

Nature



选读

2

Science



选读

3

Nature   Materials



选读

4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选读

5

Nature   Chemistry



选读

6

Nature   Physics



选读

7

Nature   Communications



选读

8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选读

9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选读

10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



选读

11

Advanced   Materials



选读

12

Materials   Today



选读

13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选读

14

Acta   Materialia



选读

15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选读

16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选读

1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选读

18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选读

19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选读

20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选读

21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选读

22

Scripta   Materialia



选读

23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选读

24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选读

25

ISIJ International



选读

26

Rare Metals



选读

27

材料研究学报



选读

28

硅酸盐学报



选读

29

金属学报



选读

30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选读

31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选读

32

钢铁



选读


审核意见

一级学科培养指导委员会意见





一级学科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2021 8 15  

涉及的各学院

分学位委员会意见






beat365唯一官网app分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  冶金工程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

(院章) (院章)





化学与化工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 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分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

(院章)  (院章)




    2021 8 15